周六0420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艺术时讯 书法新闻 中日韩三国书法艺术现状对比:隐性的文化竞争 - 书法艺术融入日韩文化产品

中日韩三国书法艺术现状对比:隐性的文化竞争 - 书法艺术融入日韩文化产品

文章首页
中日韩三国书法艺术现状对比:隐性的文化竞争
书法艺术融入日韩文化产品
中国书法艺术现状
日本书法艺术现状
韩国书法艺术现状
全部页面

书法艺术融入日韩文化产品

在日本,书法不仅与基础教育、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融入到了诸多文化产品的设计中去。日本许多著名设计师,几乎都是汉字专家,他们从汉字书法中汲取设计灵感,对汉字书法进行创新改造,并将其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书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典型日本设计风格的一种体现。

杉浦康平: 游

如日本著名的设计大师杉浦康平,毕生不倦探求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十分重视汉字书法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汉字书法给了他极大启发,在1001期《游》封面上,杉浦设计各种“游”字写满封面,表现了“游”这个词本身所蕴涵的错位游走之感。白木彰作为日本当代著名平面设计家,在其三十多年的平面设计生涯中,主要以书法作为平面设计元素,他的作品亦折射出对中国书法文化的敬仰。

日本三得利 "響"(响)牌 威士忌包装

此外,在日韩很多产品的设计上,都充分体现了书法之美。例如日本三得利纯麦芽威士忌包装上,一个遒劲有力的书法字“響”占据了画面大半,给人以呐喊之感。在一些风味食品类包装上,书法字活泼跳脱,而在电子信息产品包装中,一般就使用简洁俭省的书法字。如日本的“纯酒”包装,把宋体“纯”字印在晶莹剔透的玻璃瓶上,以字点意,格外典雅。韩国很多文化产品,也极好地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精髓,既调动了观者的感觉,同时也适应了文化需求。

日韩对书法文化的吸收与创新,既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活力,同时也为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书法艺术资源提供了极有意义的范式。反思国内的文化产品,原本可以和极富审美特质的传统书法相得益彰,但很多产品给人的感觉要么缺少底蕴,要么过于西化,甚至国人对于书法或传统艺术的审美期待反而是在日韩那里找到了睽违已久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艺海拾贝:日本书道的艺术性

书法,这种本自中国的艺术,在日本被称为“书道”。二战后,尽管日本很多方面都在欧化,但书道仍以特有的风格在发展。书道家仲田幹一将日本书道的艺术性概括为如下几点:其一线条之美;其二文字的形状、大小、长短、宽窄的排列、组合皆有机关联,表现出协调的构造之美。其三,墨色之美,其深浅浓淡,充分体现了墨色变化之美。其四,余白之美,这在假名作品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其五,变化美。如同山水画线条粗细不断变化,字体的形状大小亦随作品整体的变化而变化,如此便避免了单调,营造了一种气韵流动之境。

链接:对比之下,中国书法现状令人汗颜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中国书法很早就在日韩受到推崇。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对日韩书法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这在中日韩文化交流史上有许多历史事件可以举证。

以日本为例,日本书法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直接的渊源关系。盛唐时,王羲之等的法帖传入日本,受此影响,日本书法开始确立,及至日本奈良时期,全面模仿唐朝,崇拜晋唐的书体在日本盛行,王羲之等的书体由那些来唐朝学习的遣唐使带回日本,当时最著名的有最澄、空海、橘逸势等。

其后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开始。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杨守敬对于推动日本书法近代化厥功甚伟。光绪五年(1880),杨守敬(1839—1915)携汉、魏、六朝、隋、唐的碑帖法帖13,000余册赴日,这些精美的碑帖给日本书法家带来极大震撼,他所传达给日本文人的书法理念被日本研究界称为“杨守敬旋风”,由此宣告了日本近代书法兴盛的开始。

再如韩国,早在在统一的新罗王国时代(618—935),书法家欧阳洵、虞世南、王羲之等书法家的作品就极受韩国人推崇,很多书法爱好者慕名来到中国购买。1350年左右,中国元朝书法家赵孟颊灵秀典雅、圆转遒丽的字即传入了韩国,使韩国书法爱好者为之倾倒,赵体字由此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韩国书法的主流。

类似例证还有很多,这里未能展开陈述。反观这些史实,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日韩来说,我国的书法文化原属外来文化,但最后却变成了他们自身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发现,这种文化的延续传承状况比其母国还要好。对比日韩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我们常常会感到汗颜。如果一个民族对自身特有的文化传统完全漠视,长此以往,这样的传统艺术会在中华大地上消失。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种文化忧患意识,用智慧和行动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中国视点:重视书法的文化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中国书法虽在2009年9月30日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此之前,有关韩国欲将书艺申遗的报道频现媒体。有人甚至认为,韩国大张旗鼓提出书法申遗是对当代中国书法水准与价值的质疑。

北京大学教授、书法所副所长王岳川指出:“中国文化在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是被遮蔽于日本、韩国等现代化国家后面的。”他认为“不能忽略国际之间微妙的文化竞争”,应当重新认识书法在文化战略中的位置。

书法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秉仁所言,它的日渐式微,正是“由于当代书法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土壤正在弱化、变异”。




或许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比较新的文章:
比较旧的文章:

最后更新于: 2011-05-11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