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03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Error
  • Error loading feed data.
Back Forum
Welcome, Guest
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 me

诺贝尔文学奖笃定的价值来处
(1 viewing) (1) Guest
  • Page:
  • 1

TOPIC: 诺贝尔文学奖笃定的价值来处

诺贝尔文学奖笃定的价值来处 13 years, 5 months ago #82

  • dingbusan
  • OFFLINE
  • Administrator
  • 读书解惑
  • Posts: 240
  • Karma: 1
当每一年诺贝尔文学奖尘埃落定,一种巨大的空洞与失落总会在许多中国人内心泛溢开来。或许只有这样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懂得,不管世界如何浮躁与繁华,文学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很不喜欢那种抱着“酸葡萄心理”来看待年年依旧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旁家。其实,中国人需要诺贝尔文学奖,从来也不是只需要那个亮闪闪的奖杯,而是渴望被用汉语写出来的文字击中灵魂。然而,这在今天又是怎样奢侈的梦想呀。现在,用心读过略萨文字的人,应该能比照出这种强大的思想落差。

  说到底,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就是对著名作家的一次价值确认。事实上,秘鲁作家略萨也不会像前些年很多诺奖作家那样,一下子带给中国人强烈的陌生感。经过长期在中国的传播,略萨作品在中国早就不缺乏粉丝。“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瑞典科学院给略萨这样的评价,一定可以激起很多人的共鸣。

  文艺对现实要有批判精神,作家对现实要有反思意识,这是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重申的一种笃定价值。我无意于再去过多介绍略萨那些作品,总而言之,反独裁是略萨作品最重要的主题。如果再去盘点一下略萨的政治履历,就会发现,这个人不仅坚持“文学介入政治”理念,而且一直拥有以切实行动介入政治的勇气。比如,他支持切?格瓦拉的革命,参加秘鲁总统大选。这一切都像他充满才情与学识的文字一样,永远值得记忆与回味。

  以前很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也都有着类似的价值选择吗?比如,去年的德国作家赫塔.米勒出生于罗马尼亚,她曾加入一个名为“理想的罗马尼亚-德国作家组织”,旨在获得独裁统治下的言论自由。因为拒绝跟罗马尼亚国家安全部门合作,她曾被工厂开除。后来为了躲避罗马尼亚有关方面的审查成为德国作家。她的作品总是关注的底层与边缘群体,关心那些话语权或者其他权利被剥夺的人群,对集权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时代给予了深刻批判。而在赫塔.米勒的前路上,还有索尔仁尼琴、切斯瓦夫.米沃什这些先行者的身影。

  不为极权者与独裁者所豢养,以“不妥协”的写作姿态介入政治,以独立精神批评现实,这些就是略萨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强调的文学宣言。并不是我在过度强调作家这种社会学立场,我甚至认为,在正常社会下,文学与政治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但也不必讳言,现实社会仍然充斥着种种不公,而“文以载道”也客观成为了一种现实选择,那么,作家就应该像贾平凹说的那样,不应丢失文学的“大道”。而这里的“大道”,就是要对符合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这一切,也谙合像略萨这样获得诺奖作家的价值来处。

  遗憾的是,当下的中国文学,过多迷失于郭敬明那类深度梦呓中,频繁沦陷于为权力高唱颂歌中,经常沉醉于为资本代言的狂欢中。或许还会有一些作家拿着所谓的文学立场,来漠视这种独立批判的价值。殊不知,在今天,就算你不愿意关注政治,但政治一定在关注你。也只有把自己的创作与国家命运、人类良知与终极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才不会成为孤立无依的个体,才可以乘上幸福之舟,行走在激活的文化水面,来通向梦想的彼岸。

  那么,就请记住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阐述的文学抱负——“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这样,也就能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笃定的价值来处。
  • Page:
  • 1
Time to create page: 0.0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