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0328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书法 书法欣赏 丁仕美 草书书法横幅《临江仙 •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丁仕美 草书书法横幅《临江仙 •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文章首页
丁仕美 草书书法横幅《临江仙 •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赏析
全部页面

丁仕美 草书书法横幅《临江仙 •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丁仕美 草书书法横幅,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作品尺寸:238cm×71cm

创作年代:2010年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原文: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

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1190—1257),金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兴定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起《论诗》绝句三十首,崇尚天然,反对柔糜、雕琢,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元好问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卒于获鹿(在今河北省)寓舍,归葬故乡系舟山下山村(今忻州韩岩村)。元好问墓位于忻州市城南五公里韩岩村西北,1962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元好问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元好问的丧乱诗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真实地反映了金朝被灭亡,人民遭涂炭的社会现实,他的著名的《岐阳三首》为其中代表作品。真实是元好问丧乱诗最主要的特点。二是历史的反思。元好问的丧乱诗,包融了他对丧乱事实的历史审视,作出了历史的评价,从而增加了思想的深度。元好问也是金朝最杰出的词人,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赏析

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这里的“老尽”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月送证鸿,手挥王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和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句意,即有哀怨,又有不平之意。

上片言情,下片说理,英雄无奈,只好作自我宽慰语:“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洗歌美酒,天伦至爱,才是人间乐事呀。所以词最后,作者发出:“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的感慨。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


或许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比较新的文章:
比较旧的文章:

最后更新于: 2013-06-27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