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0328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Forum
Welcome, Guest
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 me

(高鸿)张海书法价格,体现的是“书艺”还是“职务”?
(1 viewing) (1) Guest
  • Page:
  • 1

TOPIC: (高鸿)张海书法价格,体现的是“书艺”还是“职务”?

(高鸿)张海书法价格,体现的是“书艺”还是“职务”? 12 years, 3 months ago #648

  • sunny
  • OFFLINE
  • Administrator
  • Posts: 119
  • Karma: 0
在北京前不久的一场拍卖会推出的“当代书法家作品专场”中,书法家张海《隶书苏轼词》从45万元起拍,多番竞价后,以5万元阶梯递增,最终以126.5万元成交,拔得头筹。饶有意味的是,张海正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而拍卖公司此前的文稿也称“本专场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大力支持”。

  张海的书法作品价值如何,我们有必要稍作回顾,即张海在荣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之前,其作品价格充其量是省级书协领导的价格范畴,一般流通价格也就是每幅(大小不论)数千元,甚至多有数百元者,而且并不属于“紧俏”之列。但在其坐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之位后,几乎是一夜之间来了个一字千金的身价置换,字还是那个字,却因身份的变换猛然间成了身价百倍的“书法大师”。中国国粹书法艺术的魅力延续到今天,竟裂变为“职务大小”决定“艺术高下”的怪逻辑。而此次张海主政的中国书协与某拍卖公司合作,把自己的书法价格炒高,个中原委,其实是不难想象的。

  恕笔者直言,张海的书法价格显然是“政治地位=学术地位”现象的反映。不管是从师从渊源,还是从谋篇、结体、用笔、用墨等书法最基本的要求去衡量张海的书法作品,都有很大问题。概言之,张海的字还不得法,因其不懂用笔的要领,故其字的线条单薄,其线条特征很像是用鸭嘴笔书写而成,了无“笔软则奇怪生焉”的意蕴;因其没有扎实的汉隶基础,其字的间架结构了无“知白守黑”的意蕴。这一界定在圈内私下里是一个共识,却因其位居主席要职,见诸媒体的所评所论无外乎附庸之词、溢美之言。由此可见,“唯上”的文风也是当今书法研究、书法批评的一大特点。对张海书法的批评“唯上”,自然导致张海的书法价格“位高字贵”的现象。

  怪胎的“繁衍”自会衍生那些近乎弱智且又是狗眼看人低的收藏家和投资者。某届中国书协副主席,在位时他的作品价格是3000元/尺,某收藏家觉得其作品有无穷的收藏投资价值,于是投资近两百万元买了一百多幅。结果,中国书协换届,这位副主席卸任了,有趣的是,市场就像川剧的变脸把戏一样无商量地翻了脸,以致那位红极一时的前副主席的作品价格直线下滑,现在其作品的标价也就不过2000到3000元一幅且少有人问津。由紧俏的“时价”3000元/尺到无人问津的 “史价”3000元一幅,足见“位高字贵”的潜意识是何等的贻害无穷。

  怪不得现如今书协、美协改选比政府换届还要难,职务的竞争手段甚至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记得一部电视剧中有这么一句歌词:“当官实在好,能进大元宝”,真是一语中的,“地位”而“利益”的循序渐进关系,使得民间团体“衙门化”的倾向是越来越浓烈了。

高鸿 (作者系书画批评人)(因版面所限有删节)据《东方早报》 来源华商报)
Last Edit: 12 years, 3 months ago by sunny.
  • Page:
  • 1
Time to create page: 0.0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