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03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Error
  • Error loading feed data.
Back Forum
Welcome, Guest
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 me

中国艺术史的现代“发明者” - 新京报
(1 viewing) (1) Guest
  • Page:
  • 1

TOPIC: 中国艺术史的现代“发明者” - 新京报

中国艺术史的现代“发明者” - 新京报 13 years ago #514

  • dingbusan
  • OFFLINE
  • Administrator
  • 读书解惑
  • Posts: 240
  • Karma: 1
2011032404155277.jpg

《中国美术小史 唐宋绘画史》吉林出版集团 滕固 著 定价:49.00元


  上世纪二十年代,郑振铎翻译列夫・托尔斯泰的《什么是艺术》,在导言中,他大大赞颂了托翁的悲悯之心。托翁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革除暴力、给世界带去爱的工具。而中国传统绘画,在郑看来,是文人躲进小楼的玩意,只想着娱人和自娱,缺少深刻的人文关怀。

  那时,丰子恺选译的罗斯金,威廉・莫里斯等人的文章,已陆续与中国人见面,中国艺术史的先驱学者也在迅速成长。这其中,滕固是最突出的一位。如果说郑振铎拿西方的榜样来批判中国的拘泥不前,是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的路径的话,那么滕固代表的则是更扎实的学院派。

  滕固的学术化路径让他不可能赢得大众的太多注意,在上世纪20年代这个全球各地都在大搞文艺革命的时期,他还在小心地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考察他对西方新思想的看法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里德评价中国艺术的论调,滕固就认为大可商榷。“雷特谈起伟大的建筑时,头脑中就浮起希腊神庙与哥特式教堂。他把这先入的尺度来绳中国建筑,自然说它无伟大的气度了。”(见“雷特教授论中国艺术”一文)。

  可见,滕固的美术史写作多少还是带上了同西方分庭抗礼的旨趣,从而形成了一种本质主义的向度,即为中国的东西预设一些共性――“中国性”。这种努力见于《唐宋绘画史》等一系列著述中。然而,被滕固用作替代的,却是从德国美学家沃尔夫林那里学来的“风格”理论,这之中的破坏力十分明显:他不但颠覆了往常以朝代为纲的美术史分期理论,就连他的文字中,都时时按捺不住引用偶像破坏论之一代宗师――尼采。尼采曾经说到过,艺术家要用自己的气质进行创作,对于诗人来说指的就是诗句,而对于画家而言则是笔墨。

  就像所有现代人文学科领域里共有的情况一样,滕固为中国艺术奠定“中国性”的努力,本身借用的是西方的理论工具。例如沃尔夫林之文艺复兴和巴罗克艺术研究中的“风格”。而佐证“中国性”的则是他所日夜关心的考古发现或历史遗迹:对南阳汉画像,对六朝陵墓里的雕刻,他都有过专论。

  滕固其人虽然长期在国民党体制内当官任教,却甚少过问政事,短短一生潜心问学,至多间或写点小说而已,因此他不像后来投身延安“鲁院”的那些画家那么有大众知名度。他的功绩,更大程度上可说是把中国美术史这门学问纳入了职业化的轨道。在用西方理论重新阐释,甚至可以说是“发明”本国的古代艺术过程中,他也不时忍不住以中国传统艺术去比附西方,企图寻出一些共同的规律。

  西方与中国“不谋而合”的泛泛观点散见于滕固的文献之中,虽然非常好看,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的理论还只是“先驱”性的,缺少学理上的进一步论证。他一直竭力弥合东西鸿沟,拉近西方理论与中国艺术现实的距离,对一个民族主义意识浓厚的民国学者来说,也是尽其本分。
Last Edit: 13 years ago by dingbusan.
  • Page:
  • 1
Time to create page: 0.08 seconds